当前位置:首页 > 交通要闻 > 动态要闻 > 文章详情

三门峡市交通运输局:创新机制精准发力高速 公路通行费打逃试点工作成效显著

发布时间:2025-10-23 09:07 来源:市执法支队

自2025年2月被省交通运输厅确定为全省高速公路通行费打逃工作试点城市以来,市交通运输局高度重视、迅速行动,聚焦偷逃通行费行为新特点、新动向,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工作机制,强化协同联动,试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查处全省“首例”偷逃费案件并实现“首罚”。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专项治逃行动80次,查处偷逃费车辆101台,追缴通行费82.3万余元,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3起,相关工作获省交通运输厅通报表扬,经验做法在全省会议交流,并被《中国交通报》刊发,查处案例入选全国交通执法典型案例。

一是首创“四区分”工作法,提升精准打逃能力。面对偷逃通行费手段日益多样化、隐蔽化的挑战,我局在执法实践中深入剖析,系统总结提炼出“四区分”打逃工作法。该方法将复杂多样的偷逃费行为科学划分为四大类型:一是屏蔽、调换通行卡或使用伪造通行卡;二是使用伪造、变造的通行费优惠证明文件;三是冒充享受通行费减免政策车辆(如“绿色通道”车辆);四是妨碍计量器具正常计重或干扰联网收费系统正常运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对应37种具体偷逃费手段,为一线执法提供了清晰指引。通过精准画像,明确当前我市以屏蔽调卡、假冒绿通、干扰系统及改变车型、跑长买短、变更路径、使用假牌假证等为主要逃费方式,运输车辆是主要群体。该工作法将于11月在全省交通执法座谈会上推广,为全省治理工作贡献“三门峡经验”。

二是深化府院联动行刑衔接,构建协同共治格局。为形成打击合力,市交通执法支队联合省交投三门峡分公司组建“通行费治逃工作专班”,并与陕州区公安局共建“行刑衔接”机制,与湖滨区法院通过“府院联动”率先在全省成立首家交通巡回法庭,共同织密高速公路通行费打逃“一张网”,构建起“多轮驱动”的综合治理体系。高速经营单位负责建立数据库、收集逃费数据证据、比对识别偷逃费车辆;交通执法机构负责稽查布控和拦截车辆,依法查处违法行为,追缴通行费;公安机关负责对构成犯罪的偷逃费行为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交通巡回法庭负责依法审理偷逃通行费案件,对行政违法和刑事违法案件做到快审快判快执行。今年6月,法院对司机张某累计29次、金额达18989.14元的偷逃费行为,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有力震慑了违法犯罪,彰显了法律威严。

三是强化跨区域执法协作,突破省界治理瓶颈。针对我市三省交界的特殊区位及逃费车辆跨省流动频繁的特点,市交通执法支队主动牵头,与山西省运城市、陕西省渭南市和商洛市的交通执法机构携手,创新建立“豫晋陕”黄河流域“三省四市”区域执法联盟。联盟聚焦政策共研、事项共商、机制共建、信息共享、监管共治、发展共促六大机制建设,有效提升了区域协同执法效能。8月份,在运城市交通执法支队的密切配合下,成功跨省追查一起套用小型车辆OBU设备偷逃通行费的超限超载货车案件,实现了“处罚一案、教育一片、规范一域”的良好效果,为破解跨省逃费难题探索了有效路径。

下一步,市交通运输局将持续巩固深化试点成果,不断总结打逃经验,强化责任担当,提升协同效能,始终保持对偷逃高速公路通行费行为的高压严打态势,致力于维护公平有序的高速公路收费秩序,保障国家规费应收尽收,为促进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和保障群众安全便捷出行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