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听取了我市落实《河南省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情况汇报后,李隽瑜指出,我省出台的《实施方案》对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进行了规定和明确,为加强农村公路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协调,加快构建权责清晰、上下联动、运转高效、多方参与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系,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
李隽瑜强调,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深刻学习领会《实施方案》提出的总体要求、工作目标、主要任务,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深入贯彻落实《实施方案》要求、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村公路工作的重点,加强领导、周密组织、积极实施、有序推进,确保我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顺利进行。要认真对照《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因地制宜提出我市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具体方案,明确工作目标、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主体,细化工作举措,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抓重点、求实效,确保改革任务落到实处。要及时向市委、市政府领导汇报,主动争取市县两级财政等部门支持,并提请市政府尽快出台我市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加强统筹和指导监督,建立上下协调、部门联动、层层落实的工作机制,切实落实县级人民政府主体责任,发挥好乡、村主力作用,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强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保障,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长效体制机制,不断提升改善农村公路通行条件和路域环境,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更好的交通运输保障。
在听取了我局“通江达海”等四大工程规划情况汇报后,李隽瑜指出,《中共三门峡市委关于制定三门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我市将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为统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建强省际区域中心城市,强力实施“通江达海”“路网提升”“道路畅通”“空中联通”四大工程,加强交通骨架、密度和衔接建设,优化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空间布局,统筹推进现代交通体系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五彩三门峡”“三地五中心”建设水平,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三门峡开好局、起好步,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绚丽篇章贡献强劲三门峡力量。
李隽瑜强调,全系统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准确把握理解我市实施“通江达海”等四大工程重大意义,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强与市直有关部门协作,持续优化我市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有效完善航空、铁路、高速公路、国道干线综合运输通道布局,实施“空中联通”工程,推进通用机场和支线机场建设;有效发挥陇海铁路、浩吉铁路、三洋铁路功能,畅通西煤东运、北煤南运通道;支持推动三洋铁路、运三客运专线、陇海铁路取直改造及三门峡铁路综合枢纽物流园建设,规划研究三门峡至十堰高速铁路、三门峡至洛阳城际铁路等重大工程,加快推进陕州区产业集聚区铁路专用线、渑池县产业聚集区铁路专用线建设,积极开展全省多式联运示范性工程创建,提升货运场站功能,优化运输组织模式,提高运输方式和运输环节衔接能力,实现与沿江沿海地区多渠道联通。要加快实施黄河公铁两用桥南引桥及南引线、渑垣高速(三门峡境)、卢氏至栾川、连霍呼北联络线、渑池至淅川渑洛段、卢氏至洛南高速公路等在建项目。加快推进灵宝到永济、三门峡至洛宁、沈丘至卢氏、永城至灵宝、等高速公路建设,规划研究观音堂至夏县、连霍呼北联络线东延、灵宝至丹凤等项目,实现与周边地市县县贯通,力争早日在全市建成“八纵八横”交通网络,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交通运输服务保障支撑。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