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交通要闻 > 动态要闻 > 文章详情

市道路运输服务中心在全省道路运输工作视频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发布时间:2021-02-03 08:28 来源:三门峡市交通运输局



 2月3日上午,全省道路运输工作视频会议召开,贯彻落实2021年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20年和“十三五”工作,交流经验,分析形势,研究部署“十四五”重点任务和2021年重点工作。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任豫新,市执法处主要负责人及市道路运输服务中心中层以上干部在我市分会场参加会议。会上,市道路运输服务中心主要负责人以《加快构建农村物流网络体系 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题作典型发言,介绍了我市农村物流体系建设工作经验。


 

2020年以来,我市交通运输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的决策部署,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破解瓶颈、打通堵点、畅通循环”,加快构建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为促进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运输服务保障。目前,我市已建成县级物流中心2个、物流专线4条、乡镇综合服务平台28个、村级物流配送网点350余个,特别是卢氏县建成了覆盖三级的“一网”“一平台”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实现了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四流合一”,走出了一条高效便捷的农村物流助推县域经济发展新路。


 

一是坚持政府主导,重点突破。三门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区域物流体系建设,将其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基础性工程,要求各县(市)区将农村物流的发展同区域性总体规划、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物流设施布局、城乡配送等有机结合起来,并纳入农村发展建设规划一体部署推进。市交通运输局和道路运输部门主动担当作为,有效履行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的行业职能,局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听取情况汇报,帮助协调解决有关问题。结合三门峡实际,选取卢氏县作为重点突破口,制定出台了《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引进了资金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有效破解了制约农村物流体系建设的瓶颈,建立了“市级主导、县级主干、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为高质量建好农村物流体系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是坚持盘活资源,健全网络。充分挖掘现在资源潜力,利用卢氏县粮食局下属的粮食物流园作为县级物流中心建设用地,盘活5个乡镇客运站、4个粮管所和7个乡镇空闲用地,建设了16个乡镇综合服务平台;整合电子商务进农村村网点和村邮站赋能合并为村级物流配送末端网点,形成了“1+16+200”多点型农村物流网络。联合公安、消防、城管等部门,将28家物流、快递和电商企业整合入驻县级物流中心;将邮政、农村淘宝、农产品流通加工等多种物流资源整合入驻乡镇综合服务平台;把农家乐、便利店、邮乐购等便民服务点升级改造为村级配送服务点,实行统一管理,集约化配送,快速建立起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节点体系,而且带动直接就业和加盟人员就业近300余人,实现了“一点多能、一网多用、多站合一”。


 

三是坚持科学调配,优化运力。利用城乡公交委托运输等方式,投入3台城乡货运巴士,开通3条乡镇、2条城区配送线路,覆盖卢氏县16个乡镇和80%的行政村,实现当日配送当日达。充分发挥村村通班车的通达网络优势和乡镇综合服务站客货运流、供应链平台的功能,通过县域交通客货运+供应链模式,有效畅通了工业品出城下乡和农产品出村进城的双向流通渠道。


 

四是坚持创新机制,强化保障。建立农村物流信息平台,实现了园区日常经营管理、城乡配送和仓储的信息化管理。建立车辆运营补贴机制和监控调度系统。拿出100万,按照每公里1元的标准作为城乡配送车辆运营补贴,同时为进入园区的运输车辆、城乡配送车辆安装卫星定位终端,自动监测轨迹信息,既实现了对运输配送车辆的实时监控和科学调度,又为这些车辆获得财政补贴提供了依据。充分发挥县级物流中心的同仓共配优势,为入园物流企业提供了统一装卸、分拣和配送的落地配套服务,有效提升了配送效率。

 

五是坚持优势带动,降本增效。通过优化运力,实现共同配送,直接降低物流配送成本约30%左右。通过物流网络体系,卢氏的香菇、核桃、木耳、药材等特色农产品广泛销往郑州、开封、周口等地,目前累计交易额近45万元。村村通班车实现乡镇至村庄的末端配送,既降低了配送成本,又提高了村村通客车的营运效益,真正实现了客货同运、效益双赢。


 

下一步,市道路运输服务中心将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培训龙头企业、优化运营模式,全面加快全市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建设,努力构建资源共享、服务同网、信息互通、便利高效的农村物流发展新格局,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运输服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