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交通要闻 > 动态要闻 > 文章详情

交通运输局领导深入陕州区调研农村公路工作

发布时间:2021-03-04 16:38 来源:三门峡市交通运输局

 

3月3日,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李隽瑜深入陕州区店子乡、原店镇等处,对加快实施“四好农村路”创建、“百县通村入组工程”,巩固提升交通运输扶贫成效,积极助力乡村振兴发展进行专题调研。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任江源,陕州区副区长王海燕,市农村公路管理处及陕州区交通运输局主要负责人等陪同调研。


三门峡市交通运输局领导深入陕州区调研农村公路工作

 

李隽瑜一行首先来到陕州区店子乡白石崖村,通过听取汇报、实地查看等形式,详细了解了该村通村公路建设和脱贫攻坚等工作情况,现场对该村规划中的村组公路线路进行了踏勘,并现场办公,就项目建设主体责任落实、工程设计规划、施工组织和资金筹措尤其是如何充分利用当地石子、河沙等施工原材料资源,有效降低工程建设成本等问题进行了研究部署。


三门峡市交通运输局领导深入陕州区调研农村公路工作

 

李隽瑜强调,要想富,先修路。党的十九大对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重大决策部署,并提出了“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的科学论断。农村公路是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的基础性、先导性条件,是乡村振兴发展的根本保障和重要支撑。市县两级交通运输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认真贯彻落实好党中央、省、市关于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切实发挥好“先行官”职能,坚持“四好农村路”建设标准,以“百县通村入组工程”为有效抓手,进一步压实通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主体责任,对群众热切期盼改建提升的村组道路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因地制宜选用合理技术标准和路面形式,争取尽快开工建设、早日建成通车;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店子乡党委政府和村“两委”要广泛发动群众投工投劳,按照“经济、实用”的原则,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充分挖掘本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就地取用石子、河沙等工程施工原材料,有效降低工程建设成本,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三门峡市交通运输局领导深入陕州区调研农村公路工作

 

随后,李隽瑜一行沿着Y021线来到店子乡栗子坪村、原店镇岔里村等处,实地查看了陕州区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营情况,并与区政府相关领导、乡镇干部、村民代表进行深入交流和亲切交谈,对该区农村公路与文化旅游等融合发展情况进行认真调研。李隽瑜强调,乡村振兴交通先行。全市交通运输系统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认真对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严格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坚持统筹融合、因地制宜,着力加快“四好农村路”创建、“百县通村入组工程”实施,有效改善农村群众交通基础设施条件,着力优化县乡村公路路网结构,全面提升农村公路服务能力和品质,积极构建“外通内联、通村畅乡、安全便捷”的农村交通运输网络。要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百县通村入组工程”为重要抓手,结合乡村产业布局和特色村镇建设,高标准、高起点建设一批旅游路、产业路、致富路,持续改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条件,提升服务品质、提高服务效率、拓展服务功能,促进农村公路与农业产业、文化旅游、电子商务、党史教育以及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等融合发展,切实发挥农村公路在乡村振兴发展中的基础保障作用,让农民群众有更多、更直接的交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要健全管理养护制度,进一步夯实县级人民政府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主体责任,建立以各级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为辅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保障机制,充分调动乡、村两级作用和农民群众积极性,形成权责清晰、齐抓共管、高效运转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积极打造特色致富路、美好生活路、平安放心路,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当好先行,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三门峡市交通运输局领导深入陕州区调研农村公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