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交通运输局多措并举筑牢“两会”期间行业安全稳定防线
为切实做好全国“两会”期间安全防范工作,营造安全稳定的交通运输环境,市交通运输局全面落实交通运输安全保障措施,全力筑牢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防线。
一是提前周密安排部署。召开安全稳定工作会议,学习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指示精神,制定下发《关于做好全国“两会”期间重点部位、场所、环节安全防范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全国“两会”期间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全系统始终坚持底线思维,提高思想认识,深刻吸取内蒙古露天煤矿坍塌等重特大事故教训,综合分析当前交通行业安全生产形势,落实安全生产、信访维稳工作责任,周密安排部署,全面排查整治隐患,强化企业安全源头防范,切实拧紧安全责任链条。
二是强化道路运输安全。督促汽车客运场站严格执行“三不进站、六不出站”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发班前驾驶员“五不两确保”安全运营承诺制度,强化“三品”检查工作,确保旅客和行包安检率达到100%;强化危货运输车辆动态监控,督促指导道路货运企业按照《零担货物道路运输服务规范》,做好零担货物托运人身份查验和信息登记留存,严格落实货物安全验视制度;全面排查危货运输企业、车辆、从业人员的资质条件,督促企业坚决制止不符合条件的车辆、不满足资质的人员上路行驶;同时督促企业加强对驾驶人员的安全教育,强化应急处置能力,构筑起安全防范的坚固防线。
三是加大交通执法力度。交通执法机构持续保持对非法营运车辆、超限超载运输车辆整治高压态势,深化路面交通公安联合执法,严格落实治超站点24 小时定点联合执法,严厉打击非法营运“黑车”、超限“百吨王”车辆,切实压降、预防道路运输违法违规行为,消除道路运输安全隐患,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全力保障“两会”期间道路交通平稳有序。
四是加强公路安全保畅。公路养护部门对重点路段、桥涵、隧道安全隐患进行排查,针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整治,消除隐患,确保道路安全畅通。及时修复和清理影响行车安全的坑槽和杂物,检查沿线警示桩、标志牌、标线、减速带、波形护栏等安全防护设施。
五是扎牢水上交通安全。以黄河三门峡库区旅游客船整治为重点,严格执行“六不发航”制度;严厉打击非法客运船舶载客等违法行为;督促县(市、区)政府全面落实水上交通属地管理责任,强化周末、假期等重点时段的安全巡查和实时监管,加强“两会”期间应急值守和快速反应。
六是督促公路施工安全。督促各建设工程项目办负责公路施工现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督促公路工程参建各方认真做好“两会”期间安全自查自纠,抓好务工人员思想稳定工作,防止发生突发性、不确定性事件,影响社会稳定。
七是严格督导依法问责。成立五个由局班子成员带队的综合督导检查组,分别深入各县(市、区)对交通运输领域各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明察暗访,全面排查各单位安全生产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督促相关单位采取有效措施,限期整改落实到位;对于存在重大隐患和突出问题的,综合运用警示提醒、通报、约谈、挂牌督办、公开曝光、重点监管等方式,依法依规予以惩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