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交通运输局到我市考察交流旅游公路建设工作
8月24日至25日,新乡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博一行到我市考察交流旅游公路建设工作。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海让,副局长杨海英,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及陕州区交通运输局、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相关负责人陪同考察。
考察组一行深入我市“黄河古都”一号旅游公路主线沿黄生态廊道沿线,先后参观了湖滨区砥柱游园、6号观景台、角古东小镇、天鹅湖湿地公园三河广场,陕州区水上运动公园、紫薇园,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房车营地、老城码头、虢都花海等沿黄生态廊道交旅融合项目。
杨海让对新乡市交通运输局考察组到我市考察交流旅游公路建设和交旅融合发展工作表示热烈欢迎,详细介绍了我市旅游公路规划建设、线路布局、资金筹措保障、职能部门分工协作、沿黄旅游资源开发、交旅融合发展、重点公路项目建设、运营等情况,并就沿黄生态廊道项目沿线设施完善、特色节点打造、后期管理运营等与考察组相关成员进行深入交流。
近年来,三门峡市交通运输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决策部署,抢抓机遇、超前谋划,把以沿黄生态廊道为代表的旅游公路建设,作为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的具体举措,积极推动交通运输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有力推动了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科学规划路网。按照“高速公路为主线,干线为主、农路为辅作支线,农路为主、干线为辅作联络线”的原则,把市域内普通公路、旅游景区(点)、文化名镇、红色景点、古村镇尽可能多地串联在全市路网大盘里面,全面构建起了外通内达、设施完善、特色鲜明的旅游公路网络。目前,我市共规划旅游路网1280公里,其中利用现有路网900余公里,占比70%。全省4个1号旅游品牌公路,我市融入2个(黄河古都1号、生态伏牛1号)。
二是文化元素有机嵌入。深入挖掘本地文化资源,主动将黄河文化、仰韶文化、虢国文化、庙底沟文化、老子文化融入到旅游公路路网,以路链景,以景引路,实现了公路建设与文化传承有效结合。
三是全面提升群众出行体验。将观景台、骑行道、驿站、停车区、绿道等与公路统一规划、一体推进,新增服务驿站27个、公园游园46个、停车位1437个,新增、延长、调整公交线路14条,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全方位服务,赢得了群众广泛赞誉。
四是高标准打造沿黄河生态廊道。全市投资40亿元,高标准打造了黄河古都1号旅游公路的主体线路——沿黄生态廊道,发展建设了房车露营基地、航模基地、水上运动公园、“婚旅之都”产业园等一批主题产业项目,较好实现了交旅深度融合发展。
五是积极助力乡村振兴。在建设和完善旅游公路路网的同时,加快推动沿线一二三产业有效融合,建成了一批万亩大枣、莲菜、芦笋及千亩葡萄、柿子、花椒等特色产业基地,有效地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李博对我市旅游公路建设和交旅游融合发展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我市旅游公路工作在规划设计、协同推进、责任分工、资金筹措、土地整合、融合发展等方面措施有力、成效显著,具有很强的引领示范和学习借鉴作用,十分值得新乡市学习借鉴,并表示要将三门峡市的好经验好做法带回去,强化规划引领,加强部门协作,有效整合资源,着力打造具有新乡特色的快进慢游深体验的旅游道路,高质高效推动交旅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