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交通要闻 > 动态要闻 > 文章详情

三门峡市交通运输局召开国庆假期安全生产部署会

发布时间:2024-09-30 11:14 来源:局办公室

9月27日,三门峡市交通运输局召开国庆假期安全生产部署会,迅速传达贯彻全市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暨国庆假期安全防范工作调度会和全省交通运输国庆假期安全服务保障暨厅安委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精神,听取各县(市、区)交通运输行业和局直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汇报,分析研判形势,对国庆节期间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海让出席会议并讲话,副局长杨海英出席会议,各县(市、区)交通运输局主要负责人,局有关科室、局直各单位及市区重点运输企业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杨海让强调,一要全面压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全系统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认清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面临的严峻形势,加强对国庆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精准分析假期交通运输安全潜在风险,细化任务分解,层层压实责任,确保各行业管理部门与运输企业等关键领域管控措施到位、隐患排查整改到位、服务保障措施落实到位。市局建立县级领导分片联系、包企督导制度,加强对县(市、区)工作联系,及时掌握假期安全生产、服务保障等情况,对重点企业假期安全措施制定、执行和突出问题、突发事件处置等工作进行协调督办。各县(市、区)交通运输局要切实履行属地监管责任,对照市局模式,对重点企业采取驻企监督、入企检查、分片联系、包企督导等措施,以行业、属地监管责任严格履行,压实压紧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织密行业安全保障防线。

二要全力保障路网畅通无阻。要充分利用微信、微博、可变情报板等多种渠道实时发布路况信息,引导公众合理规划出行路线。强化极端天气预警预防能力和应急响应机制,针对预判的高流量易拥堵路段、收费站、服务区及事故频发区域,提前部署抢险队伍与物资,确保在道路拥堵、事故突发等紧急情况下,迅速配合交警部门高效处置,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全力做好通行保障。

三要抓好交通运输服务保障。货运方面:要采取“管理+执法”综合监管模式,督促货运企业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规范制度,强化驾驶员安全生产教育,严格规范货运源头装载行为,维护好道路货运市场秩序。依托综合交通运输管理服务平台,对“两客一危一货”车辆7×24小时监测,对违章违规次数多的车辆、驾驶人员除重点关注、警示外,督促企业采取停派任务等措施,对违章违规行为予以处理,切实消除隐患降低风险。要强化路警联勤工作机制,加强恶劣天气等重点时段路网运行动态监测,全力以赴做好高速公路、国省干线道路交通秩序管理,全力做好煤炭、蔬菜等重点生产生活物资运输保障。客运方面:紧盯重点线路客流动态,灵活采取开通定制客运、旅游专线等措施,加大对交通枢纽、旅游景区、农村地区等关键区域的运力投入与应急调度。优化城市公共交通组织,科学调整运营时间,强化公交、出租与铁路的接驳服务,畅通群众出行“最先和最后一公里”。严把从业人员资质关和车辆(船)技术关,严格实施长途客运、旅游包车源头安全检查及客运场站、物流实名制管理,硬起手腕,对一切安全隐患严格落实先停后改措施;严格驾驶人员排查,对情绪波动大的坚决停班;市道路运输服务中心和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指定专人进驻重点客运企业,对其假期期间全部包车经营行为开展专项驻企业督导检查,及时预警、纠正不规范经营行为,强化车辆动态监控,严防疲劳驾驶、超速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发生。

四要夯实公路水运安全基础。公路养护等重点岗位全员上岗,持续加强对长大桥隧、高边坡、临水临崖路段、渡口码头、通航设施、在建项目工地等重点区域的风险排查与整治,建立问题台账,落实现场管控措施,保障基础设施安全稳定运行。对隐患病害不能及时消除的,及时科学设置警示标志,必要时应果断采取绕行、限行、断行等措施,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全力做好通行保障。

五要加强危运车辆监管。加强危运车辆的动态监控,特别是涉及危化品、燃气罐车等高风险运输环节的安全监管,严禁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车辆及人员从事危险货物运输。加大对危险货物运输企业的检查力度与频次,建立重大事故隐患台账,对发现的问题隐患做到立查立改、即知即改,对无法立即整改的问题,采取严格的安全保障措施,并明确整改期限,形成整改闭环。同时,持续开展从业人员岗前、定期、继续教育培训,提升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与技能水平。

六要加大交通执法力度。聚焦高校、交通枢纽、公路服务区等关键区域,科学调配执法力量,严厉打击“三超一疲劳”、非法营运、违规运营等行为。深化超限超载治理,对“百吨王”及超限超载30%以上的货车实施重点打击,加大对未经许可擅自行驶、虚假申报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尤其是对违章违规次数多、整改不彻底的车辆、驾驶人员,要硬起手腕,依法采取停业整顿、上限处罚等措施,决不手软姑息。

七要切实做好值班值守。严格落实领导带班、24小时值班和信息报告制度,健全完善应急预案,保持应急抢险人员和装备良好状态,出现突发重大情况,行业主管部门(机构)、企业负责人要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及时有效协调处理,确保不发生负面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