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为民办实事丨执法为民践初心 服务发展显担当
今年以来,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紧紧围绕“交通为民十件实事”工作要求和目标任务,全面加强运输服务监督,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化纠纷、解难题,以实际行动积极践行“执法为民、服务发展”,为建设人民满意交通贡献交通执法力量。 严格执法监管 维护运输秩序 一是集中执法力量,加强执法检查。紧盯重点部位,采取突击检查、固定检测、流动巡查及错峰执法相结合的方式对高铁站、火车站、客运站、高速公路、国省干线、旅游景区、城市商圈、重点水域等重点区域和重点路段,进行“全时段、全覆盖”执法检查,严厉打击“黑客车”“黑出租”及“两客一危一货”等重点车辆的“非法营运”行为,严查“三无船舶”和违规出航,对运输企业加大监管监察频次,督促企业及时整改风险隐患,做到合法合规经营;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企业和车辆(船舶),及时采取行政强制措施,严防和杜绝各类运输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全力营造“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运输环境。 二是强化部门联动,保障运输环境。充分发挥“一路多方”、联勤联动机制优势,在清明、“五一”、黄河文化旅游节、中秋、“十一”等重点时段,积极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对辖区客、货、危运输、驾培和维修企业开展集中约谈和安全检查。通过不断加强跨市、跨县区、跨部门联合执法频次和力度,共同营造安全、有序、规范的道路运输环境。 三是完成要案办理,巩固执法质效。对发现的严重违法违规企业进行坚决查处,重点完成上级交办的我市某运输公司非法运输剧毒品重大举报调查督办案件,严肃查处我市某科技公司未经许可运输医废案,分别对两家公司实施行政处罚20.61万元、21.9万元,为我省交通执法机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案件办理提供了示范借鉴,被省交通运输厅执法监督局确定为全省典型示范案件,起到了“办理一案、规范一片”的突出效果。 推动执法转型 提升监管质效 加强服务监督 推动矛盾处理 率先设立全省首个“交通运输巡回法庭”,着力调解化解交通行政纠纷,健全“府院联动”工作机制,快捷高效受理、审查和执行交通诉讼案件和非诉执行案件,切实维护交通运输企业和从业人员合法权益;依托“12328”“12345”服务热线,24小时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反馈问题、提出诉求建议548条,处置、回复、满意率均为100%,有效维护群众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