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为民办实事丨提升农村客运服务水平 畅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
为进一步提升我市农村客运服务水平,更好满足农村群众出行需求,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运输服务保障,2024年,三门峡市交通运输局把提升农村客运公交化运行服务品质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不断优化城乡公交基础资源配置,提升城乡公交营运服务质量,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出行需求。
家住我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大王镇老城村的史大爷,由于老伴身体原因,他经常要乘坐班车往返示范区人民医院给老伴购买常用药品,城乡一体化示范区161路农村公交正好从史大爷家门口经过,给他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自从村子里开通了公交车,我在家门口就能坐上和市里一样的公交车,准点发车不说,不用倒车就可以直接在示范区人民医院门口,票价还非常便宜,只要一块钱,这真是给老百姓最大的实惠。”史大爷高兴地说。
近年来,三门峡市交通运输局把完善农村公交配套设施建设,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运营,作为巩固提升交通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载体,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大力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全市1360个建制村实现通客车,农村客运实现公交化运营覆盖建制村696个,建制村公交化运营率已达51.1%,让农村群众真正享受到了客运服务更优质、票价更优惠、设施更优良、出行更便利的出行服务。
为进一步巩固农村客运公交化运营改造及建制村通客车取得的良好成效,2024年来,市交通运输局坚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把加快县乡村农村客运发展,巩固提升建制村通客车成果,扩大公交化运营覆盖面,更好满足城乡群众出行需求纳入“交通为民十件实事”,持续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不断提升城乡客运公共服务均等化、一体化水平,以更优质的服务、更坚实的保障服务老百姓畅通出行。
落实责任,持续加压。局党组主要负责人高度重视,多次主持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听取进展情况汇报,并对加快推动任务落实提出明确要求,督促各县(市、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提升农村客运服务水平对交通运输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的重大意义,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工作要求,因地制宜创新探索推进班车客运、城乡公交等农村客运运营发展模式,不断改善农村群众出行条件,彻底打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
统筹协调,强化保障。建立完善农村客运公交化运行沟通联络机制、常态化监管机制,督促各县(市、区)积极争取所在辖区人民政府、发改、财政等相关部门支持,确保将农村客运班线运营补贴纳入财政预算,建立健全县级财政补贴长效机制,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创新运营模式,着力加强机制保障,确保农村客运真正实现“开得通、留得住、可持续、真提升”。
严格督导,保障运营。通过调取省综合交通运输管理服务平台中建制村通车率指标,定期不定期组织专人深入各县(市、区)开展实地走访和暗访调研,对农村客运公交化运行情况进行深入摸底调查,全面掌握农村客运线路、车辆实际运行和通达情况,建立问题台账,限期整改到位,坚决杜绝出现虚假通车、通返不通等现象。同时,强化通报和约谈机制,对发现的通车率低、未达到公交化改造运行要求等问题,印发通报督促相关县(市、区)及时整改,各(市、区)高度重视,对发现的问题,积极认领,立行立改,以高标准整改到位,相关负责同志亲临一线督导检查并进行复核,确保相关不足方面得到有效提升。
下一步,市交通运输局将继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群众满意为标准,打造更加优质的农村客运发展模式,推进城乡客运公共服务均等化, 更好地满足农村地区群众多层次出行需求,为实现全市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贡献交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