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交通运输局:未雨绸缪织牢防汛“安全网” 全力守护群众出行“生命线”
为切实做好汛期全市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应急保障工作,三门峡市交通运输局按照省、市部署要求,坚持“早部署、严排查、强保障”,完善应急预案机制,补充防汛物资装备,多措并举做好汛前准备工作,织牢汛期安全“防护网”,全力守护群众出行“生命线”。
一是建强责任体系。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建立健全齐抓共管、逐级包保的责任体系,抓实抓细防汛思想、组织、物资、措施、行动各项准备工作,不断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时刻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重大汛情、险情和灾情,坚决守住不发生群死群伤事故的金标准。
二是夯实应急基础。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细化防汛应急指挥机构工作规则,修订完善防汛各类应急预案,将综合采取桌面推演、场景模拟和“双盲”演练等方式,常态化开展防汛实战演练,检验预案,锻炼队伍。及时调整补充完善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加强防汛抢险机械设备、运输保障车辆管理,全系统抽调880余名干部职工,分级组建防汛抢险队伍15支,储备防汛应急运输车辆270台,(其中客车99台2196座,货车171辆3548吨),挖掘机25台,装载机35台,自卸车53台,压路机17台,吊车4台,发电机25台,指挥车14台,铁锹、铁镐1368把,编织袋33180个,砂石料4320.3立方,救生衣(圈)361件(个),时刻做好汛期道路抢险修复、物资和人员运输保障、道路应急管控、水上应急救援各项准备工作。
三是全面查改隐患。深刻汲取梅大高速“5·1”塌方灾害和陕西商洛市柞水县高速公路桥梁垮塌事故教训,坚持“汛期不过、排查不停、整改不止”,加大国省道、农村公路的隐患排查整治力度,重点加强临水、临崖、高边坡、滑坡、落石等危险路段隐患排查,建立防汛风险点位台账,制定“问题、任务、责任”清单,采取“一领域一清单、一县区一清单、一企业一清单、一路一清单”的形式逐项登记造册,逐一明确责任人、整改措施,跟踪督促整改,实现闭环管理。截至目前,已排查发现国省道、农村公路安全隐患26处,正在积极开展整治。
四是严格值班值守。严格执行汛期领导干部带班、值班值守和信息报告制度,确保信息畅通、指令畅达,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和事故险情,快速响应、科学应对、妥善处置,全力做好抢险救援和保通保畅各项工作,严防发生次生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