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交通运输局:四维发力筑牢“七下八上”防汛安全网
当前已进入主汛期,三门峡市交通运输局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健全完善机制,细化工作举措,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打出防汛应急保通“组合拳”,全力筑牢防汛安全屏障,为群众出行和行业稳定提供坚实保障。
一是绷紧防汛“思想弦”。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成立了以局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防汛应急预案,将责任细化分解到具体部门、具体岗位和具体责任人。汛期以来,全员进入临战状态,严格落实“123”“321”防汛工作要求,抓细抓实各项防范措施,坚决守牢“行业安全度汛、群众平安出行”两条底线。
二是织密防汛“责任网”。进一步完善预警“叫应”机制,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体系,确保突发灾情、险情,指令直达9类重点防汛责任人及有关施工驻点“吹哨人”。深化暑期汛期安全风险隐患排查,聚焦“两山夹一沟”、临水临崖、桥梁隧道、下穿通道等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持续加强道路运输、城市交通、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整治,对排查出的隐患,实行“清单化管理、销号式整改”,确保“隐患不消除、整改不松手”。截至目前,已排查发现普通公路边坡隐患82处、隧道风险隐患5处、公路桥梁风险隐患51处,均采取管控措施,申报整改项目。
三是锤炼防汛“硬实力”。在全系统先后组织开展先后开展应急演练7场,参加演练职工达300余人次,提高了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实战水平。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应急物资装备储备,全系统成立防汛抢险队伍15支共880人,储备应急客车99台,应急货车171台,抢险保通机械设备150台(套),铁锹铁镐1386把,铁丝1028.5公斤,编织袋33180个,砂石料4320.3方,在较大以上风险路段提前预置力量,坚决落实重点路段、时段专人24小时驻点值守,确保发生险情第一时间处置。结合汛期特点,采取安全例会、专题培训等形式,对全市所有“两客一危一货”、城市公交、出租汽车驾驶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升驾驶员应急驾驶操作和自救能力。充分发挥省市综合交通运输监管平台作用,强化营运车辆运行情况动态监管,及时发现、纠正“三超一疲劳”、冒险操作、涉险营运行为。
四是畅通防汛“信息链”。严格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进一步建立完善“叫应”机制,梳理和细化相关责任人信息,建立完善应急通讯台账,将防汛责任层层压实到基层最末端,确保信息指令传递通达到岗到人,应急响应及时准确。